4月4日,湖北省委宣传部召开湖北自贸区挂牌两周年新闻发布会,省商务厅副厅长胡中海亮出两年“成绩单”:截至今年2月累计新设企业25622家,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37家;在全省0.065%的国土上涌现出全省23.5%的专利、创造出全省30.2%的外贸总值。
两年来,湖北自贸区不断深化改革,加快培育市场化创新创业主体,迈向高质量发展。据介绍,新设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185家,合同外资额38.3亿美元,实际使用外资29.6亿美元,占全省的13.5%;完成进出口总值约2000亿元,占全省的30.2%;专利授权量则占全省的23.5%,显现出强劲的开放效应和创新驱动动力,成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。
此间,湖北自贸区紧扣中部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区的战略定位,一批重点产业基地迅速崛起。在武汉片区,新经济领军企业涌入光谷,中诚信、中国医疗器械公司等知名企业总部迁汉,小米、新思科技等科技公司“第二总部”纷纷落户武汉。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加快形成,光谷生物城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第三。
襄阳片区着力打造区域性生产性服务业高地,同时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,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;宜昌片区生物医药、电子信息、新能源新材料、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等六大主导产业粗具规模,正着力培育工业经济、平台经济、物流经济三大千亿产业。
作为改革的试验田,湖北自贸区培育出一批制度创新成果,其中“先出区后报关”“先放行后改单”等7项成果在国家层面推广,另有57项创新成果在省内推广。